[Freddy Business Note]「F=m*A,噸位與加速度。」


天組織管理課堂上,
管老師拋出了一個問題讓大家思考:
「日本相撲和美國相撲,哪個比較厲害?」
這個問題背後在談當今企業組織,
如何在劇烈變動環境下生存的重要因素,
在課堂中也聊到台灣目前的產業發展困境。

果一個企業、一個經濟體要強盛,
或許可以拿牛頓第二運動定律來思考:
考慮企業和經濟體的「加速度」以及「質量」。
加速度指的是將概念商品化的速度、
追蹤新時代潮流的靈活度、快速適應環境的彈性;
質量則指涉企業、以及經濟體的產值、
手中獲取的資源、或是取得資源的便利性;
只要其中一個要素相對於競爭對手是零,
那麼將會很難在變動環境中生存下去。

灣一直以來的優勢,在於將概念商品化的超快速度,
這也決定了目前我們在國際經濟體下扮演的角色。
但這個優勢,其實是歷史經驗、教育體系不斷累積的成果,
這有賴於高教與技職的平衡、大型與中小型企業的平衡。
只不過當其他質量更大、速度卻不亞於台灣的經濟體出現,
像是媒體最近一直在吵的韓國、部分新興國家等。
嗯,我們知道,該糟了!

文至此,突然覺得這個商業物理學架構,
和「精實創業」的精神頗為接近:
台灣這樣的小型開放經濟體,就跟新創企業一樣,
不是大企業的縮小版,而是如同一兩個禮拜前,
IC詹來學校演講所說的:新創企業是大企業的相反。
總體而言,台灣在國際市場中的「質量」不夠大,
必須要將「速度」提升到極致才有可能生存;
然而國內又面臨了大企業盤據及缺乏創新、
新創企業又無法順利出頭的環境,
加上教育體系中,不良的高等教育學生超額供給、
優秀的技職教育學生嚴重不足、基礎科學研究缺乏、
社會還不鼓勵跨領域人才發展......等,
這些都讓國內無法創造出一個可以順利「加速」的環境。

交一向是內政的延伸,同樣的,
國際經濟的定位,有賴於國內環境的養成,
對目前的台灣經濟來說,
只有將這裡的環境調整成「新創事業的樂園」、
積極拉拔新創企業、中小型企業,鼓勵大型企業創新,
不是給予資金,而是提供政策、教育、科學研究的支援,
更重要的是,讓這一股「加速」的力量,
是朝著「全世界」的方向前進,而不是停留在滿足國內的需求而已,
網路事業提供了這樣的機會,也是我未來想要參與的競技場。

「多想多思考,放眼全世界。然後加速、Hack It!」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閱讀筆記:Manners Maketh Man -- 禮儀,成就不凡的人

商業分析師:什麼是商業模式?不,請不要給我看《獲利世代》...

商業分析師:冗長分析便利商店產業(上)